海地國運坎坷 深入了解總統暗殺事件

  • 3 years ago
海地安全部隊和遭控暗殺總統的兇手,雙方之間追逐和槍戰的詳細過程逐漸浮上檯面,而你必須了解以下內容。引述自追查行動的知情人士,《CNN》報導稱7月7日週三凌晨1點左右,暗殺總統的兇手原本要開車進入總統官邸前,先經過了一處大型的安全部隊攔檢處。一行人駕駛五台車來到攔檢處,而車上共載了28名兇手,接著他們全部下車改為步行,有些人躲進路旁的深水溝裡,而其他人則是四散在建築物附近。多數兇手藏身在一棟空蕩蕩的雙層店面,並躲在裡面免於槍戰,當時海地安全部隊決定等兇手自己出來,因為當地的濕度很高、天氣炎熱,再加上缺乏飲用水,肯定會弱化兇手的戰力。隔天下午3點左右,海地安全部隊在店門口的道路上投擲3罐催淚彈,不久後兇手透過其中一名遭挾持保全的手機開始進行談判。談判後兩名總統保全獲釋,還有另外兩名自稱是翻譯員的海地美國人決定要投案自首。海地安全部隊隨後攻入建築物內引爆一場槍戰,有至少3名哥倫比亞籍兇手當場身亡,然而多數兇手早已逃離現場,其中一組人馬還跑進鄰近的台灣使館。隔天警方包圍台灣使館,11名兇手才放棄抵抗選擇投案。據《美聯社》報導,共有26名哥倫比亞退役軍人涉嫌參與這場暗殺行動,其中23人遭到逮捕,另外3人則當場死亡,還有3名海地人也遭到逮捕,當中有2名海地美國人宣稱自己是翻譯員。而第3名遭逮捕的海地人叫做Christian Emmanuel Sanon,海地國家警察首長Leon Charles表示Sanon是這起事件的主謀。《紐約時報》報導稱,Sanon是位醫生,先前住在美國佛州。警察首長表示,Sanon起初向一間位在佛州的保全公司CTU雇用數名哥倫比亞籍槍手,隨後改變計畫要求他們暗殺海地總統摩依士。《紐約時報》報導指出,美國國內對於CTU這間公司仍保有存疑的態度,顯然還有許多重大問題有待釐清。《邁阿密先驅報》證實這些槍手受雇於CTU,而YouTube上有部影片也可證明Sanon想篡位當總統的野心,或許能做為他起殺機的證據。然而有相關匿名人士告訴《美聯社》,Sanon曾說過有人宣稱自己是美國國務院和司法部的代表並前來與他聯絡,還希望安插他為海地總統。匿名人士還透露原本的計畫是要讓摩依士總統遭到逮捕,而非要殺害他。Sanon表示如果知道總統會被暗殺,就不會淌這灘混水了。討論的過程中還有一點令人感到不解,那就是摩依士總統身邊的保全有沒有盡責。據《國家報》報導,海地總統的保全團隊約有10人,但《洛杉磯時報》於報導中提到說這幾名保全在總統遭暗殺後居然毫髮無傷。此外引述自《美聯社》報導,哥倫比亞國家警察首長表示在摩依士總統遭暗殺前幾個月,海地國家宮駐警隊隊長曾飛往哥倫比亞、厄瓜多和巴拿馬。哥倫比亞警方正在調查該名隊長是否是前來招募傭兵的,而海地的檢察官也希望能針對暗殺事件好好審問駐警隊隊長。所有問題都圍繞在大規模的政治風暴中,甚至早在總統被暗殺前就已揭開序幕。據《美聯社》報導,有越來越多政治人物對臨時總理喬塞德起了疑心,在軍方和警方的支持下,他於暗殺事件後接手海地政權。上週日美國法務部及國土安全部的代表,與臨時總理喬塞德及受任命的總理亨利會面,而總統遭暗殺前幾天才宣布要讓亨利來擔任接班人。引述自《美聯社》報導,美國國家安全會議透露,海地遭解散的參議院院長喬塞德也有出席這場與美方官員的會議,而支持者都稱喬塞德為「臨時總統」。無論未來海地由誰掌權,該人都會籠罩在暗殺事件的巨大陰影之下,就連國家前景也是令人堪憂。《衛報》總結海地後殖民時期遭遇的狀況,無止盡的經濟紛爭、外國勢力介入和剝削、貪汙獨裁政權、政變、腐敗和幫派暴力,還面臨一連串致命性的天災。實際上大英百科全書將海地現代和過去100年的外國勢力介入之間,在種族和經濟差距上劃分出多條界線。舉例來說1915年至1934年,海地由美國海軍所佔領,許多海地人認為海軍是來保護美國在當地的投資,並設立基地鎮守巴拿馬運河附近區域。海地專家Kevin Pina告訴《以色列24電視台》,即便到了現在,未來海地由誰掌舵還是美國老大哥說的算。據Pina的Flashpoint新聞網站所述,臨時總理喬塞德與美國情報界長期保持友好關係。請繼續觀賞其他有關海地總統摩依士遭殺害前所發生的確切細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