環保新發現 科學家讓廢塑膠瓶變香草

  • 3 years ago
科學家發現一種方法,可以用基因工程改造的細菌,讓塑膠垃圾變成可食用香料「香草醛」(vanillin)。這項研究是由蘇格蘭愛丁堡大學(University of Edinburgh)的研究團隊進行,發表在期刊《綠色化學》(Green Chemistry)上。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變異酵素,將寶特瓶使用的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」(英語: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,PET)聚合物分解成「對苯二甲酸」( terephthalic acid,TA),再利用基因改造的大腸桿菌將對苯二甲酸變成香草醛。這項發現能夠回收寶特瓶,將它們變為更有用的材料。《衛報》指出全球每分鐘約售出1百萬個寶特瓶,但其中只有14%會被回收。回收的寶特瓶只能用來變成製造衣服和地毯的不透明纖維。不過香草醛卻被廣泛使用在食品和化妝品產業鏈,並且也是會用來製作藥品,和清潔用品的重要散裝化學品。 帶領該研究的學者薩德勒(Joanna Sadler)表示,「這是首次使用生物系統,將塑膠垃圾升級再造為有價值的工業化學品」。在這項研究之後,該團隊也會更進一步研究,以增加能夠轉變為香草醛的寶特瓶數量。藉由這項發現,可有望減少浪費寶特瓶,甚至可以作為製作香草醛的方法。

Recommend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