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疫情導致海運塞港 通膨壓力上揚

  • 3 years ago
中國最繁忙的港口之一,在五月下旬宣布因疫情爆發,不接受新出口貨櫃。原本計劃幾天內恢復運作,但是由於部分地區封城導致拖延,使得貿易航線「塞港」現象持續惡化,船運運費價格也跟著「水漲船高」。以下是詳細報導:《彭博》報導,三月時蘇伊士運河卡船一週,導致海運運量積壓。但相較於目前全球海運業面臨的慘況還算微不足道。由於現在塞港現象十分嚴重,從荷蘭鹿特丹運一個40呎(12公尺)的貨櫃到上海,竟然要價超過1萬1千元美金,換算台幣約30萬元。相較於去年的運費成本,漲幅高達7倍。雪上加霜的是,零售商恐怕不能為美國、歐洲將近的聖誕季節補足貨源,這也意味著聖誕禮物的選項不多,還變得更貴。最大的問題是許多港口因疫情爆發,不得不縮減貨櫃處理量能。最糟的例子,就是近日中國最繁忙港口之一,鹽田港的貨輪堵塞情形。鹽田港雖然表示將在六月底恢復正常運作,但即使成功恢復運作,可能也需要數個月來清空積壓在中國南部的貨櫃,所產生的漣漪效應將影響全球港口。美國聯準會(Federal Reserve System ,Fed)也在6月16日,大幅提高通膨預期。部分原因是因為船運堵塞已經造成,供應量無法跟上需求。

Recommend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