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研究開始 SpaceX將兩物種帶往國際太空站

  • 3 years ago
據CNET報導6月5日週六早上,SpaceX成功將在黑暗中會發光的烏賊幼苗和水熊蟲送抵國際太空站。獵鷹9號火箭和天龍號太空船於6月3日如預期般成功發射,為NASA進行第22次商業貨物再補給任務。機上乘載超過3.3公噸的補給品,包含科學實驗和科技展示用之物品。NASA TV和SpaceX廣播於上週四下午1點29分,在佛州的NASA甘迺迪太空中心現場直播火箭升空的過程。第一階段的獵鷹9號火箭降落在位於大西洋的SpaceX無人機上,將於未來的任務中重複使用。機上並沒有載運任何人類,只有128個短尾烏賊幼苗和5000個水熊蟲做為研究之用。已知水熊蟲的生存能力很強,在最極端的環境中仍可以成長茁壯,在顯微鏡底下水熊蟲看起來就像是一隻熊,牠們常見於水中,而且體型非常小大約只有1公釐。Thomas Boothby是懷俄明大學分子生物學的助理教授,同時也是細胞科學-04水熊蟲實驗的試驗主持人,他在記者會中提到水熊蟲有一些特點,牠能耐乾燥、耐凍,也可抵禦超過熱水沸點的炎熱,還可以承受比人類高出數千倍的輻射,甚至在含氧量低或是無氧的狀態下,持續生存數天或數週都不是問題。研究團隊很想知道水熊蟲如何在此環境下生存並繁殖,以及人類是否能效仿水熊蟲所採用的技巧,將其應用於保護太空人。另一項研究則是以短尾烏賊幼苗做實驗,此烏賊將作為研究兩物種間共生關係的動物模型,這些只有3公釐長的烏賊體內具有特別的發光器官,因為器官中含生物發光細菌,所以就能在黑暗中發光。研究員想要探討細菌和烏賊之間的共生關係,以了解有益微生物如何在太空中與動物組織進行互動。Jamie Foster是佛羅里達大學的微生物學家,同時也是了解微重力對動物微生物互動影響(UMAMI)實驗的主要研究員,他表示人類等動物都需要微生物才能有健康的消化和免疫系統。人類並未完全了解航太如何改變此良性互動,UMAMI實驗藉由在黑暗中會發光的烏賊,來回答這項對動物健康十分重要的問題。短尾烏賊幼苗是在無菌的狀態下出生,體內的細菌源自於其生活中的海洋,所以研究員計劃將在國際太空站解凍烏賊時將細菌提供給牠們。如此一來研究員便可觀察烏賊與細菌之間的共生關係,藉由研究過程中產生的分子,研究員可以判定烏賊開啟和關閉哪種基因,才得以在太空中生存下來。這項研究結果有助於人類在長途的太空旅程中,好好維持腸道內的微生物群落和免疫系統。除了水熊蟲和烏賊外,太空船也載有可攜式超音波以及搭載虛擬實境的遠端操控機械手臂,還得分析太空中腎結石的組成、研究口腔微生物群落,並生產抗壓性更高的棉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