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南見新變種病毒 世衛呼籲勿用國名「貼標籤」

  • 3 years ago
引述自法新社報導,越南衛生局檢測到了新的新冠病毒混種,該變種病毒結合印度病毒株和先前英國病毒株。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病毒學研究員Grace Roberts於The Conversation寫道,印度變種病毒與先前的病毒相比傳染力更強,部分原因是因為棘蛋白上攜帶稱為L452R的突變。L452R突變能讓病毒與人體細胞上的ACE2受體更穩定的結合在一起,兩者相結合後,細胞膜會吞噬病毒並將其內化。同時,印度變種病毒的棘蛋白上還攜帶第二種稱為E484Q的突變。女王大學的Roberts表示,研究顯示侵犯棘蛋白區域的突變,可能會使病毒較不易受到既有抗體影響。引述自越南快訊報導,越南國立衛生流行病學研究所表示,在越南發現的新變種病毒結合了先前這兩種突變,再加上與與英國變種病毒一致的棘蛋白上Y144缺失。據《紐約時報》報導,少了此胺基酸,抗體較難附著在病毒上。據法新社於上個月30日報導,去年多數時間越南控制疫情得宜,始終維持較低的確診數,然而越南目前總登記確診數為6856例,有超過半數是自今年4月底新增的案例。本週世衛組織為新冠變種病毒想出一套新的命名規則,並表示目前用來敘述突變基因譜系的學名系統仍保持不變,但以希臘字母命名的簡化版本將用於識別特定區域的變種病毒,透過這套新規則英國變種病毒為α,南非變種病毒則為β,而印度變種病毒則稱作δ。世衛組織宣稱導入這套新規則後就能避免替特定國家貼標籤,貼標籤的行為被視為「汙名化以及歧視」。一群期刊《科學》中的研究員提到貼標籤不利於國家層級的基因組監測,也會影響到報告結果的透明度。因為無法確定各變種病毒的0號病人是該國國民或是旅客,所有變種病毒都是以首次現蹤的國家名稱來為其命名。

Recommend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