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雲新方法 電荷有望改善降雨問題

  • 3 years ago
集結人類複雜的技術,現在不只能夠預測甚至還能控制天氣,舉例來說透過無人機造雨!這項創新的想法對於降雨量較低的國家而言十分重要,像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。據BBC報導,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試了多種方法要增加國內降雨量,其中包含採用種雲技術和空灑鹽巴促進沉積。然而該國的年平均降雨量只有100公釐,所以才會想製造更多的雨,因此2017年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編列了台幣約4.1億元的預算,進行9項降雨改善計畫。預算的1/10則用來雇用英國雷丁大學的科學家團隊以進行實驗,他們藉由遠端遙控無人機使其升空,並向雲朵傳送「電荷」藉此造雨,而該研究已刊登在《大氣與海洋技術雜誌》。據CNN報導英國團隊建造4艘單邊機翼達2公尺長的飛行器,可持續飛行約40分鐘。這些飛行器採用全自動駕駛系統,搭配用於量測溫度、電荷與濕度的感測器,以及一組電荷發射器。於英國研發的飛行器將運至杜拜,並在當地的飛行中心進行測試,飛行器將以低度飛行並朝空氣分子傳遞電荷促使水滴沉積。參與計畫的其中一名科學家Maarten Ambaum教授表示,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水位急遽下降,於是執行這項計畫以解決降雨量的問題。幸好該國天空雲層密布.因此科學家便善用此優勢轉換雲內水滴的電荷平衡。Ambaum教授表示,這項計畫是要讓水滴合併在一起,就像梳頭髮時乾髮遇到靜電會黏在梳子上一樣。如果水滴越聚越多使雲變得更厚重,就會掉落變成雨水了。若此法能成功造雨的話,將會評估這項計畫,希望未來能投入更多資金建造大型的飛行器,便可達到更高的負載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