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6年前
锅包肉在东北人心中的地位不可撼动到什么地步了呢?
下馆子必点,过年必做,“丰年留客足鸡豚”里的“豚”到了东北,大概就被做成锅包肉了。

这道家喻户晓的菜里不仅包含了东北人的生命之光和欲望之火,还承载着东北人平日中很少展现的温柔和细腻。
东北菜虽然没有特别高档的食材、精妙的刀工、复杂的工艺,但有它心中的一片江湖。向来不拘泥于细节的东北菜也颇具东北人的气质。一锅锅热腾腾的菜肴展现出北方人的豪爽与热情。而酸甜可口的锅包肉则体现了东北人不为人知的似水柔情。锅包肉,于光绪年间始创自哈尔滨道台府府尹杜学赢厨师郑兴文之手。当时,道台府里经常会宴请国外宾客,尤其是俄罗斯客人。由于外国人喜欢吃甜酸口味。杜学瀛就命府内厨师变换菜肴口味。郑兴文就把原来咸鲜口味的“焦烧肉条”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肴,改名锅爆肉。因外国人念不好“爆”字的读音,时间一长,就衍化成今天的“锅包肉”了。在大连的巷子深处,开着一家以做专业锅包肉著称的小店。没等进店,就能听到老板娘于洪梅爽朗的笑声。店里锅包肉特有的香气也从巷头飘到了巷尾。于洪梅做的锅包肉对原料甄选相当严格,选取市面上的上好猪里脊,炸出的肉软硬适中,肉质松嫩可口。刀法也十分考究,每片肉切的薄厚大小,都有确切的标准。一盘刚做好的锅包肉端上来,酸甜气扑鼻,简约的圆形白瓷盘托底,黄褐色的肉片堆成一座“小金山”,上面用胡萝卜、葱花、香菜加以点缀。夹起一块表面沾着芡汁的肉片,伴着热气一起放进嘴里,咬上一口,香嫩酥滑,各层次的味道在口中瞬间爆炸。吃得慢的话,可能还没等你细细品味,盘子就见底了。赶上冷天来到店里,玻璃上会有一层朦胧的哈气,围在餐桌前边吃边聊,是属于食客们在寒冷冬日里的小确幸。
光顾店的人越来越多,但于洪梅并没有选择把店铺扩大,而是依旧保持着最初的小店面,亲手做好每一盘锅包肉。因为这家店对她而言,是一种生活方式,更是一个家。

订阅我们 :https://goo.gl/wHQT2E
Facebook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oreBridge/?ref=br_rs
Twitter : https://twitter.com/TvErgeng

#东北
#二更
#锅包肉

推荐视频

12:54
接下来播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