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playerSkip to main contentSkip to footer
  • 2019/5/2
在南昌,有条不起眼的小巷子,它与江西省肿瘤医院仅一墙之隔,万佐成与熊庚香夫妇俩的早点摊子就扎根在这里。

简陋的摊子前,摆着两排炉灶,一旁是锅碗瓢盆和简单的调味品,专供癌症患者及家属们炒菜做饭,每次仅收一元。
12年前,一位病人家属因外边吃饭太贵,便向熊阿姨借火炒菜。熊阿姨自是热心提供,几个月来都无偿开放自家厨房。口口相传,一来二去,知道这个“生火宝地”的人也越来越多。夫妇俩合计着再置办几套锅具和炉灶,为大家行个方便,早点摊正式化身为共享厨房。

来这做饭的人基本都是癌症患者及其家属,为高昂的治疗费用所困扰,他们连一块钱都得精打细算掰开用。若是去其它地方买来吃,他们每天将近要花上四五十块钱,可自带食材来这做饭,却能省下一半以上的伙食费,这些钱可都是和死神竞争的筹码呢。
熊庚香夫妇俩每天早晨两三点钟起来炸油条,炸到6点钟再送去各个学校的食堂。8点钟左右,他们就生起了炉子,12年如一日,雷打不动。不多时,病人就过来做饭了。

夫妇俩每天都要用掉100来个煤球,20多块水费,炒一个菜收取一元对他们来说只是勉强维持收支平衡。

这么多年总共有多少人来这做饭炒菜,夫妇俩也记不清了,只知道每一道菜的背后都有一个被癌症折磨得不浅的家庭,每一个人都背负着向死而生的信条。有的病人家属一边炒菜,一边流泪,眼泪都滴进锅里去了。
一到饭点,露天厨房的两排炉火就齐刷刷地发出呼呼嘶吼声,仿佛是在替不得不咽下委屈的病人及家属们抱怨生命的不公。

饭熟了,香味弥漫开来,好像也只有在这个时候,人们才可以勉强将病痛抛在脑后,体会家的味道。

12年下来,病人来了又走,露天厨房却还直挺挺地站在这儿,抚平人们心中的伤痕。万佐成与熊庚香夫妇心里只有一个念头,今天还在这炒菜的老面孔们,明天可还要再来啊!
订阅我们 :https://goo.gl/wHQT2E
Facebook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oreBridge/?...
Twitter : https://twitter.com/TvErgeng

推荐视频

12:54
接下来播放